阳光保险业绩严重依赖投资收益 保费增长后继乏力
发布于 2017-08-21 10:30保险业承保业务利润率已非常低,依赖投资来实现盈利,阳光保险便是一个典型代表。一旦资本市场变天,公司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文 | 《投资时报》研究员 黄凤清
从凤竹纺织、凯瑞德,到承德露露、中青旅,再到伊利股份、吉林敖东,不到两年时间,阳光保险举牌了8家A股公司,成为搅动资本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这只是沧海一粟。阳光保险在二级市场投资了近200家企业,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此前已为读者梳理出其明确现身的20只A股(详见《随时拿下4家公司第一大股东 阳光保险A股举牌全揭秘》一文)。除了股票外,阳光保险的投资版图还涉及基金、各种债券、资管产品、股权投资等。
在大举攻城略地的背后,这家成立已逾十年的保险巨头患上了“投资依赖症”这个行业通病,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阳光人寿、阳光财险为代表,标点财经研究员对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若不能获取客观的投资收益,盈利便难以维持。其中阳光人寿最为明显,投资收益大大超过了营业利润。
当然,投资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投资有盈也会有亏。尽管净利润实现盈利,但在市场环境并不理想的背景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大降甚至出现大额损失,受此影响,阳光人寿综合收益总额为负,阳光财险此项指标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从现金流的角度上来看,经营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已不足以支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导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持续减小。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保费增长已现疲态。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计算,今年前三季度阳光人寿规模保费超过453亿元,在76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5,但同比增幅却居后;在80家财险公司中,阳光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第7,增幅则居中游位置。显然,对阳光保险而言,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主营业务的发展。
业绩依赖投资收益
险资的疯狂,从保险公司财务数据上来看也许便不难理解。由于保险业竞争日益激烈,承保业务利润率已非常低,依赖投资来实现盈利,这是不少险企当前的境况。阳光保险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阳光人寿2015年营业收入达423.11亿元,同比增长了92.10%。其中,主营业务保险业务收入312.74亿元,同比增幅为77.41%。个险仍是其主要业务,从明细上来看,个险中的普通寿险收入达202.9亿元,同比大增237.32%,但分红及年金险却较2014年下降18.82%。阳光人寿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3.16亿元,同比增长148.30%。
2016年前三季度,阳光人寿营业收入为384.23亿元,相当于2015年全年的90.81%。实现营业利润19.95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52倍。
在阳光人寿的营业收入中,保费收入是绝对大头。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投资收益在其中的占比并不大,但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阳光人寿2015年投资收益为96.6亿元,比同期营业利润高出83.44亿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7倍多;今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67.66亿元,高出营业利润47.71亿元。换言之,如果剔除投资收益,公司营业利润将大幅度亏损。
阳光财险的情况亦类似。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227.09亿元,同比增幅为25.17%,其中投资收益为29.31亿元;营业利润只有22.52亿元,若没有投资收益,营业利润亏损超过6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2.58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84.80%,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06.13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80%;而投资收益只有9.45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的32.24%;实现营业利润11.48亿元,略高于投资收益,但也仅相当于去年全年的51%左右。可见,拉低营业利润的最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的下降。
- 12-28· 聚创人才生态,助力数字未来
- 12-25· 纳斯达克明星股CCNC背后的“物格
- 12-22· 物格新经济首批物格数字地产成功
- 12-20· 发码行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加博会双
- 12-20·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高质量培
- 12-15· 码链经济:没有垄断的数字经济新
- 12-15· 解读码链新大陆,物格新经济之物
- 12-15· 物格为实体经济铺就数字化出路
- 12-14· W酒店全新音乐计划「W寻乐季」于
- 12-08· 平安财产保险贵阳中心支公司组织
- 今日
- 本周
- 年度